作者:张 琦(北京师范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(zhǎn )研究中心主任、教授)
2015年4月28日,庆祝“五一(yī )”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(zuò )者大会(huì )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。这是继1979年,时隔36年后(hòu )国家再次以最高规格隆(🧓)重表(🧒)彰英(⛩)模群(🍩)体、(🖐)高度(👛)(dù )礼赞广大劳动人民。在这次会议上总书记掷地(dì )有声:“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,我们始终都(dōu )要崇尚劳动、尊重劳动者,始终重视发挥工人(rén )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。这就是我(wǒ )们今天纪念‘五一’国际劳动节的重大意义。”
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(🕌)进行(🚛)革命(👼)、建(✉)设、(🌆)改革(🔏)(gé )各(🦀)个历史时期,劳动模范始终是我国工人阶级(jí )中的闪光群体。从“铁人”王进喜、“两弹元(yuán )勋”邓稼先,到“蓝领专家”孔祥瑞、“中国(guó )航空发动机之父”吴大观,再到“大国工匠”艾爱国、“治沙英雄”石光银……一代又一代劳动者(zhě )、一位又一位劳动模范,用他们对事业的尊重(chóng )与(🆒)热爱(🏟)、坚(🍵)守与(🏅)奉献(🥟),助力(👀)国家复兴与时代进(jìn )步。
他巡诊草原走单骑,急诊飞马抢时间(jiān );过冰河涉沼泽,摇打狗棒闯夜路。他在牛粪(fèn )堆上为大出血休克的产妇做过胎盘剥离手术,在夏牧场里抢救心衰的新生儿,顶风冒雪去抢救窒息(xī )昏迷的牧民……王万青的行医记录,几乎遍及(jí )阿万仓草(🚢)原的(🐱)每一(🔍)处角(🛄)落。
(🕑) “匠(🍕)心”致远(yuǎn ) 培养造就更多“顶梁柱”
嘉宾体验低碳出(chū )行。 主办方供图
截至2024年5月,全国已建成(chéng )1066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、1335个技能大师工(gōng )作室。我国通过大力实施技能中国行动、高技能领军(jun1 )人才培育计划,在全国技工院校普遍推广“工(gōng )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(🏃)养模(🕣)式”,为(😴)大国(🥩)工匠(🐃)和(hé(💳) )高技能人才厚植成长沃土。
视 频丨张紫曦(xī )
Copyright © 2009-2025